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,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召開。中共中央總書記,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親臨現場并發表主旨演講。(12月15日中國網信網)
本屆大會以“互聯互通·共享共治——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為主題,是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、層次最高的互聯網領域大會。與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相比,本屆大會規模更大、代表更廣泛、內容更豐富、會議更“智慧”,無疑具有非比尋常的重大意義,必將產生廣泛深遠的重大影響。
這是一次在更高起點推動互聯網又好又快發展的大會。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將有2000多名嘉賓與會,來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,包括有8位外國領導人,近50位外國部長級官員,20多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,以及600多位互聯網企業領軍人物、互聯網名人、專家學者。本屆大會設置了8大板塊、13個分論壇,涵蓋網絡空間各領域的重大問題、關鍵問題。毫無疑問,這是一次全球網絡界領軍人物共商發展大計的盛會。通過全球范圍內的交流切磋、共識凝聚、廣泛合作,既有利于我們從更高的視角審視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,推動我國互聯網又好又快的發展,也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,共同塑造網絡時代人類社會美好未來。
這是一次在更深層面彰顯中國責任擔當的大會。當今時代,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,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,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,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。當前,全球新一輪信息革命已經來臨,全世界網民數量達到了30億人,普及率達到40%,全球范圍內實現了網絡互聯、信息互通,人類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。毫無疑問,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,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,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,也沒有誰能夠置身其外。全球共享,自然必須要全球共治。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,擁有最多網民,占世界網民的五分之一,倡導并舉辦世界性互聯網盛會,就是為世界搭建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開放平臺,向世界表明作為網絡大國,我們愿意在互聯網管理和發展方面承擔起更大的責任。通過這樣一個平臺的搭建,讓世界各國在爭議中求共識、在共識中謀合作、在合作中創共贏,為共同構建一個和平、安全、開放、合作的網絡空間,建立一個多邊、民主、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,為讓互聯網更好地普惠世界、造福人類作出中國貢獻,向世界展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。
這是一次在更大范圍傳播中華文化的大會。2014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將永久會址確定在烏鎮這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。在談到為何選擇烏鎮的原因時,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曾對此作出解釋,專家組在全國尋找會址時,曾提出了三個條件:一是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;二是最好能找一個小鎮,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,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;三是它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。很顯然,烏鎮無疑是集三個條件于一身的理想之地,不僅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,因為當掃碼支付尚且只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剛嶄露頭角的時候,在這個千年小鎮,已經普及于景區的商超系統。與此同時,烏鎮擁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300多年的建鎮史,有著16萬平方米的歷史街區建筑,是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,素有中國“最后的枕水人家”的美譽,已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備選清單。從中我們不難看出,將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會址選擇在烏鎮,其目的旨在讓最先進的世界文明成果與最悠久的中華文化交流融合,讓現代信息文明與傳統歷史文明交相輝映。毫無疑問,這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無形而有力地傳播中華文化,極大地擴大和提升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。